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
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喜迁莺·人汹汹。唐代。韦庄。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大罗天上月朦胧,骑马上虚空。香满衣,云满路,鸾凤绕身飞舞。霓旌绛节一群群,引见玉华君。
五更拂晓,晓月朦胧,正是百官上朝时。街头人声鼎沸,鼓乐齐鸣,科举高中的士子衣袂襟袖迎风飘飘,志得意满,骑马直奔朝廷面见君王。
花香满衣,祥云满路,衣上所绣的鸾凤绕身飞舞。彩色旌旗一队队绚烂如天上虹霓,绛红色仪仗一排排壮丽如彩霞,引领着中举的士子去拜见皇后。
汹汹:人声鼎沸,声势盛大。
五更:天刚亮时,古代此刻朝君。
大罗天:省作“大罗”,道家认为是最高的一层天。据《西阳杂俎》卷二载:道家三界诸天数,三界外曰四人境,为常融、玉隆、梵度、贾奕四天;四人天外曰三清,即大赤、禹余、清微;三清上曰大罗。唐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这里是指代朝廷。
霓旌绛节:彩色的旌旗一队队如天上虹霓,绛红色的仪仗一排排如彩霞呈现。霓(ní尼):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彩色光带。旌(jīng京):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妆饰。绛(jiàng酱):暗红色。节:仪仗的一种。
玉华君:天帝,这里指皇帝。又解:玉华为仙女名,这里指皇后。
《喜迁莺》,一名《鹤冲天》。这首词写科举考试获胜者所受到君王接见的特殊待遇。
“人汹汹,鼓冬冬,襟袖五更风。”开篇就是一番人潮涌动,鼓声雷动的场面,“襟袖五更风”则表达了一种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心境。“大罗天上月朦胧”一句,“大罗天”为道教用语,简称“大罗”。这里指代朝廷。“霓旌绛节一群群”,“霓旌绛节”总体指的是色彩鲜明、堂皇威严的皇家仪仗队。“玉华君”指天帝、玉帝,这里比喻人间的皇帝。又有说解“玉华”为仙女名,唐代李康成《玉华仙子歌》:“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云笈七签》卷四六:“玉童侍卫,玉华扶生。”那么,这里就应指皇后。
全词极写科举高中的士子们朝见皇帝皇后时的盛况和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短歌行赠贾西谷。明代。何景明。 城西草堂日无事,广文先生骑马至。先生雅性嗜林壑,为爱吾庐有幽意。长溪风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树青。山城沽酒不易得,为尔且系双银瓶。先生好吟近颇酷,手书佳句已盈轴。灯前朗咏三十篇,一一徽音中金玉。顾予疏陋非良俦,感君过野常优游。城中岂无万户侯,金盘玉馔不少留。从来富贵安足慕,水上浮沤草头露。君不见贾生自负洛阳才,南迁且作长沙傅。
送夏八赴南陵。宋代。沈辽。 老夫久客三湘水,归来喜食江南鲚。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当时亲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梦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与君相际。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间衰微论末契。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顾麋鹿何由系。春风引我齐山行,穿云踏石构巢橧。相见常无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凉风未至正苦热,君忽佩印临南陵。南陵相去五舍近,马蹄车辙常相仍。安舆綵衣得荣养,况有大舸如飞鹏。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风浩浩云腾腾。
太息。明代。薛始亨。 先生玉貌自非庸,义士能辞卖塞封。斜日坐隅占鵩鸟,浑天丸发验铜龙。颜衰漫指吴门练,醴去羞将楚市舂。碧简谁窥蝌蚪字,綵毫曾向梦中逢。
哭稚女雁 其一。清代。屈大均。 当年设帨雁门关,代北诸军尽解颜。共道榆林飞将种,明驼莫载木兰还。
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明代。释今无。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