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朝市。朝市深归暮。辞北缨而南徂。浮东川而西顾。
逢天地之降祥。值日月之重光。当伊仁之菲薄。非余情之信芳。
充待诏于金马。奉高宴于柏梁。观斗兽于虎圈。望窈窕于披香。
游西园兮登铜雀。攀青琐兮眺重阳。讲金华兮议宣室。昼武帷兮夕文昌。
佩甘泉兮履五柞。簪枍栺兮绂承光。托后车兮侍华幄。游渤海兮泛清漳。
天道有盈缺。寒暑递炎凉。一朝卖玉碗。眷眷惜馀香。
曲池无复处。桂枝亦销亡。清庙徒肃肃。西陵久茫茫。
薄暮余多幸。嘉运重来昌。忝稽郡之南尉。典千里之光贵。
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望前轩之早桐。对南阶之初卉。
非余情之屡伤。寄兹焉兮能慰。眷昔日兮怀哉。日将暮兮归去来。
八咏诗 其七 解佩去朝市。南北朝。沈约。 去朝市。朝市深归暮。辞北缨而南徂。浮东川而西顾。逢天地之降祥。值日月之重光。当伊仁之菲薄。非余情之信芳。充待诏于金马。奉高宴于柏梁。观斗兽于虎圈。望窈窕于披香。游西园兮登铜雀。攀青琐兮眺重阳。讲金华兮议宣室。昼武帷兮夕文昌。佩甘泉兮履五柞。簪枍栺兮绂承光。托后车兮侍华幄。游渤海兮泛清漳。天道有盈缺。寒暑递炎凉。一朝卖玉碗。眷眷惜馀香。曲池无复处。桂枝亦销亡。清庙徒肃肃。西陵久茫茫。薄暮余多幸。嘉运重来昌。忝稽郡之南尉。典千里之光贵。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望前轩之早桐。对南阶之初卉。非余情之屡伤。寄兹焉兮能慰。眷昔日兮怀哉。日将暮兮归去来。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颂古二十七首。。释云贲。 风月山川共一家,谁来语下定龙蛇。太白不曾登便殿,笔头昨夜自生花。
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元代。赵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诗书师法在,簪绂相门传。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边。帝心知俊彦,群望属英贤。大木明堂器,朱丝清庙弦。吉人词自寡,君子德为先。断狱阴功厚,优儒礼数偏。我非天下士,人谓地行仙。山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赋诗时遣兴,好客恨无钱。政尔韦编绝,俄闻束帛戋。风尘驱驲骑,霜雪洒鞍鞯。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家书愁展读,旅食困忧煎。郎位蒙超擢,官曹幸接联。屡闻哦鄙句,信或有前缘。知己诚难遇,扪心益自怜。樊中淹泽雉,春晚怨啼鹃。骥病思丰草,鸿冥羡远天。仁言如借便,白首向林泉。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宋代。陶梦桂。 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晚境喜无干己事,故人远寄歇心歌。君开经卷尘缘了,我辟山林诗料多。得句却愁成绮语,何如一意向禅那。
养儿行。明代。李东阳。 朝廷养公公养儿,儿为心腹股肱谁?当时意气各相许,儿不负公公负主。养儿至死心不易,宁不为儿不为贼。君不见入朝告变,归杀身此儿非养。宁非真养儿,身死名不腐,惟有真儿心独苦。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二。唐代。全祖望。 岿岿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大涤洞天,时雨沾益。虽复桃李,亦生骨力。书带环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脉。函杖之阴,女贞所宅。接叶交柯,寒芒正色。